台湾槟果28_“十一五”森林公园建设成就回眸
森林公园吸引力与日俱增——“十一五”森林公园建设成就回眸中国绿色时报7月12日报道(记者:张红梅)如果说,从前人们对森林的多重功效知之甚少、对健康养生的话题谈论不多的话,那么近年来,森林的一些功效已被人们所熟知,特别是它所具有的净化空气、释放负氧离子和杀菌素等独特的休闲疗养优势,正日渐被受众所认可,并吸引着大家前往体验、游览。这些变化充分表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迫切的愿望。正基于此,近年来我国的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才能步入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取得了哪些可喜成就?森林公园建设还存在什么不足之处?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回顾。◆森林公园保护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森林尤其是天然林不仅拥有无可替代的生态价值,而且拥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着手开展对森林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并于1982年建立了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583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46处,范围遍布除台港澳的31个省(区、市),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和县(市)级森林公园协同发展的森林公园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目前,2.5亿亩的森林景观资源被纳入森林公园保护管理体系,约占我国天然林总面积的14%,不仅涵盖了天然林资源的精华,还囊括了我国最具典型性的森林景观和林区内最为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2007年,国家级森林公园还被作为国家遗产地,列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森林公园还投入近80亿元用于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和品位不断提高。◆750多亿元资金用于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森林所具有净化空气、屏蔽噪音和高温、释放负氧离子和杀菌素等独特的休闲疗养优势,以及依托森林自然特色而开展的远足、登山、漂流、科普教育等丰富的参与性活动项目,使森林公园旅游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十一五期间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人数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近1/5,年均增长率达18%,高出国内旅游年均增长率6个百分点。另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森林公园投入的建设资金达750多亿元,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旅游道路5.47万公里,旅游车(船)2.52万台(艘),接待床位62.66万张,餐位113.6万个,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的职工达13万人,导游1.3万人。
如今,森林公园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森林公园每年提供6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我国,超过95%的森林公园地处山区或者偏远林区,近50%位于贫困地区或者生态脆弱地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不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为所在地居民尤其是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统计显示,全国森林公园每年提供的社会就业岗位达60余万个。
新疆将森林公园和重点旅游区的天保工程、重点公益林工程、护林防火等工程中的所(站)进行合并建设并提高建设标准,使每个所(站)具备20人至40人的旅游接待能力,把管护所(站)建成集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发展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管护所(站)职工的年人均创收超3000元,使林业生态工程成为一项富民工程,并极大提高了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福建省紧密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扶持林农依托其所承包的林地或者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于2007年推行森林人家这一全新的旅游品牌,至2010年底共直接扶持建立授牌户和示范点375处,覆盖全部地级市,2010年全省森林人家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创社会产值9000多万元,充分体现了国家得绿,群众得利。
据统计,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达294.94亿元,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2000亿元,十一五期间森林公园所带动的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8000亿元。◆森林公园拉近公众与大自然的距离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不仅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森林,还通过游客在森林环境中的独特体验,拉近了公众与大自然的关系,成为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2007年,国家林业局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通知》,并自2008年起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相继实施了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和生态文化解说体系示范点建设,分别安排项目单位90个和36个,有效强化了项目单位的生态文化教育设施和生态文化教育功能,极大推动了全国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山西省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累计投入3600多万元,支持51处森林公园进行了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点)、生态文化广场、生态文化解说体系、生态文化宣传栏(馆、厅)、生态文化标识标牌等宣教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近1/3的森林公园具备了开展生态教育的基本条件。目前,一大批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夏(冬)令营基地、实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和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基地,凸显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森林公园的对外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普遍不足,可进入性和可游性差。据对1444处森林公园的调查统计显示,358处森林公园的年游客接待人数不足1万人次。
其中,143处森林公园的游客人数甚至为0。其次,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中门票收入占到近20%,对门票的依赖仍较为明显。再次,森林公园的森林未被明确为特种用途林或全部纳入公益林,资源管理缺乏必要的依据手段,面临城市建设扩张、建设项目占用和林木采伐的巨大压力。
本文关键词:台湾槟果28
本文来源:台湾槟果28-www.515tu.com